0%

老实人的摸索与反思---写在高考七年后

说明:本文是徐国曦老师写于2018年6月,我第一次看到此文是在2019年4月中旬。鉴于我当时状态很糟糕,此文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与启发,每每读来都有不同的感受,遂摘录于此。 附:原文链接


说明:上篇《老实人的归国与失身》获得了超过预想的关注,文中虽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但实际上真实情况与艺术加工大约各占一半。上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不同人看到的东西会有极大不同。因此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讲一下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文句句事实,不说一句大话、假话、空话,不贩卖焦虑,不灌任何鸡汤和毒鸡汤。我也不讳言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曾经的生活充满不堪,有些遮蔽在眼前的玻璃滤镜总要有需要被打破的一天。

时至今日,我也是时候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开始新的第二人生了。我也希望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给境遇相似的人提供一些可能的思考或警示。几年折腾下来,不敢说积累了多少人生经验,但是讲教训我这里是有很多的,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在于用亲身经历指出我自己及处境相似的年轻人思维和行动上的误区。其中的一些个人想法可能不完善或者不成熟,也欢迎批评指教。


认真投决定命运的硬币,却不知道最后要去哪里。

——题记

0

在文章开始之前,先放几篇在某段时间内引发广泛讨论的微信文,读者们或多或少可能看过其中一些:

  1. 《老实人的归国与失身》 作者是我自己
  2. 《T大本科舍友阶级分化实录,该何去何从?》
  3. 《凭什么我辛苦二十年,现在却比别人差那么多?》
  4. 《我上了985 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5. 《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

这些文章可能可以或多或少的反映当前包括我在内部分名校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认知偏差。也因此,因为视角有限,必然不代表整个年轻人群体的普遍现象,更不能说契合多数人的价值观,请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到上面提到的所有文章,也包括我这篇。

1

好了废话不多说,开始讲故事,十年经历,尽在此篇。如果觉得故事过长,请直接看最后的结论。

美西时间2018年6月6日下午,我上完了学生时代的最后一节课程,只待最后的考试、毕业、回国、入职。打开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怀念当年的高考,作为一个上了大学后就基本没再怎么提起高考这茬事的人,突然觉得这个事情好遥远。不过从尘埃落定以来我也一直想找个机会分享一下我个人几年来遇到的事情,就索性在高考七年之后学生时代临近结束的时候,进行一次彻底的总结,向过去的自己说再见,轻装迎接未知的未来。这篇的主题其实和高考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不过还是像上篇一样,从高中时代讲起。

如同《老实人的归国与失身》当中讲到的那样,我十年之前升入一个高考大省省会的重点高中,虽然管理并非变态到监狱式的程度,但是由于升学压力的缘故,大部分学生的日子还是过得相对波澜不惊。在一个在郊区住校,一两周回一趟家,手机都不一定人手一部,诺基亚N95就能称霸,上QQ空间可能是最好的娱乐活动的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像十年之后的今天有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如同我现在看到快手抖音和知乎上的00后们接受着我们从没想过的信息,做着我们想追求却曾经不敢去做的事情,18岁的他们姿势水平可能完爆25岁的自己,就觉得时代的发展如同车轮一般,而90后已经成了被冲在沙滩上的前浪。

而在那样的环境下,可想而知,学生当中最受欢迎的群体并不是只知道好好学习的书呆子(虽然我自己可能并不是),而永远都是绯闻缠身的帅哥靓女们,家里有一些背景考到一本线就能上本地985的关系户,手机一周一换的富二代,carry大家打游戏的大咖,带着些许叛逆的所谓不良少年,甚至高中时代成熟的早偷尝禁果还顺便能给朋友们性启蒙的人。虽然当我之后见到更大的世界之后发现这都不算什么,但放在当时,这些现象还是对很多十五六岁经历一片空白的少男少女有着一定杀伤力的。

在这些人面前,我竟有些自卑,说不清楚自己除了成绩稍微好一些之外还有什么优点,更何况成绩根本没好到可以完爆他们的程度。而我个人的课余生活就更是单调,上晚自习看《萌芽》追连载小说得到的快乐,可能并不亚于几年之后在国际期刊发表一作文章的快乐。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这样,小时候得到个玩具就能高兴好几天,可是长大之后很有可能金钱和权力等这些世俗成功标准的降临都带不来一样的感动了。人的阈值总是随时间而增长的,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在这所高中成绩比较稳定位于年级中上,课余和寒暑假的时间都用来搞竞赛,虽然略吃力但也有所收获。正常情况下单凭高考考到中等985学校没问题,如果竞赛保送可以去前十学校。我自己高中时候的目标是上清华北大,但由于从当时的情况看来过于不切实际,因此也很少跟别人提起。到了高三,竞赛获了省一拿到了保送资格,报了清华和另外一所华五学校,清华没考过线,另外一所学校过了录取线却把我调剂到了法医专业。由于实在是不想读这个专业,不得不放弃保送资格强行拼高考。高三一年各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稳定在六百三四十(虽然事后看来,模拟题和高考真题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即便加上竞赛加分,离梦想的学校也相距太远。以至于到了高三的五月,我竟觉得“就这样吧,考到哪算哪”。

于是高考前最后的一个月我连作业都懒得做了,每天用几乎全部的时间研究历年高考真题,琢磨里面的规律。2011年高考的三天也波澜不惊的过去了,甚至高考之后答案都懒得去对,抱着出了分之后随便报个志愿的弃疗态度就去睡了十五天大觉。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超常发挥了近三十分,莫名其妙的考到了全市前五全省前五十,竟然可以真的报清北了。

鉴于当时的确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适合什么专业,当天急急忙忙的就和清华签了约,而专业也是招生老师推荐给我的,我想都没想就接受了,身边的长辈也全都给我说:

“你都上了清华了,学什么专业不重要”。

那个时候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只有: “我想做一个科学家”

(然而可能连什么是科学家都不甚清楚),看到是个理工科专业,就糊里糊涂接受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的例子。

我本人并非小县城出身,与“学霸”这个词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可能时至今日我自己身上仍然还有一些小县城学霸思维方式的残余。尤其在高考大省,我们很多人在18岁之前除了学习什么都不懂,而工人阶级或者知识分子的父母从小告诉我们的就是“读书改变命运”甚至是“考个好大学什么都不用愁了”。

固然在他们那个时代可能是这样,但是如今,这样的“努力就能得到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单线程的、线性的思维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对生活的一种不完全归纳甚至是片面归纳。从小地方考入最高学府,必须承认眼界和见识必然比不过一部分同龄人:2017年夏天我在斯坦福带过一个国内初中生组成的所谓“游学团”,平均年龄十三四岁,平均去过十几二十个国家,有的甚至是来美国开独奏会的,聊天当中处处被教做人,甚至有白比他们年龄长一倍的感觉,这样的眼界和见识怎么比?

事实上,比无头苍蝇乱撞般瞎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比选择更重要的是信息,还有历史行程、社会形势、贵人相助以及运气等因素。有时候必须承认人与人的差距可能努力程度占三分,而其他因素,占七分,甚至九十七分。也因此,小县城学霸以及我这样的伪“小县城学霸”到了顶尖名校之后不可避免会有一定失落感,这也是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

2

从这一刻起,没有金刚钻却强行揽了瓷器活的日子开始了。德不配位,必会撞墙。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当年的撞墙也不会有如今的成长。下面所有的故事,可以称为“一个名校(主流价值观中的)差生的试错与教训”。整个过程,也就是跟自己的局限、幼稚与无知斗争的过程。

虽然从考上清华那一刻开始自己就隐隐约约感觉到,高考一次的成功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更没有一劳永逸的感觉,然而现实永远比想象的更加要命。大一第一学期我和高三的辛苦程度差不多,但是期中考试的成绩竟然是(大约)年级倒数前三(年级100人左右),有一门差点没及格。看到成绩的时候我突然懂得了很多事情,而大学四年的目标,也由在本领域做出点成绩变成了安全毕业。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既然学术(单说成绩方面)这条路走不通,那索性就去多试试别的。于是我从那之后几乎每学期都选35-40学分的课,想拓展自己的视野,找找自己可能能行的方面究竟在哪里。同时加了学生会,加了社团,认识了一些从当时看来闪闪发光的牛人,甚至还有过做了个互联网信息平台差点创业的经历。故事发展到这里,从外界看来似乎我的大学生活将要过得风生水起,然而似乎并没这么简单。

到了大二,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对本专业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兴趣,而且学习也越来越吃力。带着困惑,我去咨询了一些前辈,前辈给的建议都是“好好学专业课,好好做科研,当你用到你所学的知识的时候你自然会喜欢的”(这是我唯一能得到的信息,尽管帮助着实有限)。于是我进了实验室(这在当时已经算起了个大早),然而发现根本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能够如何用到科研当中。此时此刻,同年级里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接独立课题,有的同学已经有文章发表(非一作,不过放到现在,大二发一作的也已经不计其数了)。我在想,成绩拼不过不要紧,科研别输给他们。

终于在大三的时候,换过好几个实验室,我在一个交叉学科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而且这个方向一做就是四年。至于成绩,好的时候年级倒数1/3,差的时候年级倒数1/6,已经不在乎了。凭这样的成绩直接申国外博士几乎是不可能的,保研本系或者本校也差一点,于是不得不通过读硕士找个跳板,试图积累成绩以外的其他资源。其实在这个阶段,我也想过未来发展的其他可能性,但苦于真的不知道该去哪寻找信息(甚至那个时候大部分出国党都不知道有暑期研修这东西存在,反观今日,没个海外研修都不好意思出国),周围以我的眼界所能听到的声音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科研高”这样的价值观占主导,所以我并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或者并不知道自己选择这条路有多少是出于自己真心所想,而又有多少是出于随大流或者生活的惯性。

于是我算是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申请出国,匆匆忙忙准备申请材料,运气还算好,也拿到了较为不错的录取,还提前联系好了将来想跟的导师和实验室。再加上大四一年拼命科研,虽然到最后成绩仍然在倒数1/4,但国内国际期刊均有论文收获,这对于大学四年没得过任何荣誉(如果课余参加的一些数学物理方面的竞赛不算的话,只算官方荣誉)没拿过任何奖学金甚至很少受到赏识的自己来说也觉得没白来一遭。四年来受到的自信心打击太多,甚至到了最后已经被碾压到心如止水了,也越来越觉得有些时候人与人的差距不是通过努力能够追上的。即便如此,最后也涉险毕业,准备去美国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虽然直到本科毕业,我连一次出国经历也都没有。

3

在另一段“没有金刚钻却强行揽了瓷器活”的经历开始之前,我觉得这里有必要评价一下名校学渣这种客观存在且无数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状态。

曾经知乎上有个问题,叫“在清华大学当学渣是种怎样的体验?”,回答者甚众,甚至在我本科时代的周围,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很多人实实在在的经历过这样的挫折。很多时候当我们分享起自己被碾压的经历,会换来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何不食肉糜”。然而这里面的痛苦却是真实的,我也见过有人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退学的有之,休学的有之,抑郁的有之,甚至自杀的都存在。在很多情况下成绩成了衡量一个人唯一或者最重要的标准,赢者通吃,而在这一评价体系下没有胜出的人就很难得到主流舆论体系的承认。

本科毕业之后我曾经跟一些这种处境的学弟学妹聊过,看到他们的迷茫我似乎也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那种自卑、焦虑、挫折、不被承认的感觉是的的确确困扰着我们当中很多人的,更何况名校学生对自己的期待和现实很难不产生心理落差。

由于人与人的痛苦是不共通的,每个人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放在我身上,当我被学习成绩打击的时候,我当时的选择是在学生会做好事情,去实验室做好科研,而身边一些人可能是通过外出实习、体育运动、恋爱等方式排解。当被主流评价体系打击到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时,我现在能给出的建议是,出去申请实习(甚至完全不必是自己对口行业的实习),真正接触一下工作是怎样的,破除单一价值观带来的禁锢(不管这种单一价值观是外界强加的还是自己想象的),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能做出这样的贡献。我们在学校里的跑道只有一条,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跑道有无数条。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很多时候都会带来不错的发挥。

现在,我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读者作为名校毕业生,在大学四年过去之后,享受了较好的教育资源,你认为在什么方面自己应该具有一定优势?文章的最后我将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

2015年夏天,我仍然是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来到了美国。清华四年的经历虽然洗刷掉了我所有的骄傲和大部分的自信心,让我明白自己其实实力也就是中人之资,但还是模模糊糊抱着一个想当科学家的梦想。可是此时,我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和自己内心可怜的信息量和姿势水平之间的矛盾。

本科期间我对象牙塔里的这一些规则或者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社会的认知其实比刚入大学的时候并没有多少长进。在国内的时候,本身和其他背景的人交流就不多,科研压力也让我每天都在闷头向前赶,却很少抬起头来想想为什么,或者看看周围更广阔的风景。结果就是,到了美国,当不得不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生活多姿多彩光鲜亮丽,而自己就像一个只知道埋头干活反而连活都干不好的傻B。

诸位别笑,这的确是我来到美国的第一感觉。一个见识有限的人突然到了一个大环境当中,不可避免有一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很多人的经历也让我大开眼界,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让我觉得“我大学期间都错过了什么”,而不好的让我觉得“原来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服气服气”。也因此,来到美国一两个月,我的三观就几乎被刷新了一遍。

在科研领域遇到的挫折(实际上什么都没做出来)让我发现这条路并非这么容易,生活中遇到过不靠谱的人和事太多我也只能说自己曾经太傻太天真。经历了刚出国换环境的阵痛,我再次陷入了不知道将来想做什么的困惑当中。但是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知道的信息更多,有一定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做好了试错的准备。

但是主业也容不得耽误,于是匆匆忙忙填完了博士申请,结果在关键时刻一篇投往顶级期刊的一作文章被拒,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砝码丢了,拿到的是隔壁学校降转硕士的录取(按照当时的情况留本校可能可以拿到博士,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过得实在是太不开心,加之所在的研究方向不喜欢,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虽然不甘心但是也没办法,实力不济加上运气不好,只能接受现实,第一时间联系好了自己想做的方向的导师,因为正常情况下做得好是能留下来读博的。同时我利用这当中的空闲时间,投过咨询机构的实习,尝试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之后又投了几家金融业的实习,虽然做的也并不愉快。我试图通过这个,去弥补本科期间,甚至更早的时候,对这个社会,对各个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认知的缺失。然而事实告诉我,你还是太年轻,想的太简单。

说到这里,我想谈一下我们很多年轻人对这个社会认知的问题。我们在真正独立走上社会之前,接受的宣传是通过主流价值观为主的。但即使这样,这样的信息也难免偏颇,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事物的A面,而没有看到B面,甚至可能还有S面。就单说科研领域,社会告诉我们的是做出成果无尽荣光,可是却不会告诉我们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及很多领域象牙塔和工业界存在脱节。金融领域我们看到从业者西装革履光鲜亮丽,但是背后却有朝八晚三不为人知的辛酸。创业圈更是这样,有人ICO,IPO一夜暴富,可更多的却是亏完了钱打水漂睡沙发的窘迫。

打个比方,我所在的城市高楼林立科技发达,然而当夜幕降临在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也存在流浪者、大麻甚至是枪击。很多时候我们带着有色的,甚至可能是带着粉红泡泡的眼镜去看待社会,这个滤镜是我们了解社会的为数不多的途径,即便它存在失真。因此初出茅庐的人很容易去带着单纯的心态去相信A面是社会的全貌,然而当撞到南墙的时候,可能会遭到这样的批评:“你对社会的认知存在偏差,这锅你不背谁背?”你总觉得哪里不对,却无法反驳。

确实我们在往上攀登和向广阔的未知天地进发的时候,每一步都在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小圆内对世界的认知是没法向外延拓的。每一步都存在风险,每一步都在跳未知的坑,再加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难免怀疑人生,其实到最后不管是焦虑还是佛系,都是挣扎之后的结果。打碎面前的云山雾罩似乎很容易,但是人总愿意去相信事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潜意识的厌恶可能存在的风险。到了这里,闭关自守也罢,虚无主义也罢,随着这样的恶性循环慢慢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绊脚石。也因此,很多时候虽然道理就在那里摆着,但唯有撞南墙尝苦果,才能让我们冲破这层人性原罪的束缚,去认知更大的更全面的新世界。

5

如果说刚刚出国的时候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那么一年之后的状态就是面前摆着几条道路,每条似乎都通向光明的前途,你却根本不知道该选哪一条。所幸导师对我很好,不管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给了我很多人生经验和指引,让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因为受到知遇之恩所以必须要好好干活的感觉。受到这样的激励,我也立志在科研领域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然而由于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我开始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我从来没有想象过的。

就比如说2016年很火的两篇帖子《T大本科舍友阶级分化实录,该何去何从?》《凭什么我辛苦二十年,现在却比别人差那么多?》。从局外人的角度看来,我们可以说里面的主人公书生气过重,博士快要毕业了仍然没有认清楚一个事实,即你的学习成绩和学术成果和你将来在世俗评价标准下的成功只有很弱的相关性。可是话说回来,这样的谴责虽然道理正确,但并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难免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久居象牙塔中的我们(包括我在内,也曾具有上述的思维误区),跟社会的接触少了,就很容易用这种单一的线性的价值观去评判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和别人一比较,各种不如意便会纷至沓来。而且还是那个问题,人总愿意去相信对自己有利的观点,这就很容易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即便我在很长时间的科研当中也是如此,没仔细想why就去想how并亲身实践了无数种错误的how,结果自然是充满了无用功和南辕北辙)。

从上面这个现象引申出来另一个现象,即对部分存在产学研脱节现象学科的劝退,想必大家都了解了许多。如今信息比以前通畅得多,大学新生选择专业以及高校毕业生选择行业的时候比几年之前更懂得去参考历史的行程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其实也未尝不是个好事。我个人曾经也是一个劝退者,但是如今,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消除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让了解信息有限的人们不仅认识到学术这条路的A面,更要了解其B面,对将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有一个充分的估计,想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选择,要比冲着高大上的标签或者七大姑八大姨的期待做出的选择,要更加理性。在这个方面,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目标不明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乱打的反例。

不得不承认做科研的经历是有一定痛苦的(其实任何事情都这样,不存在既高大上又光鲜亮丽的事情)。在自己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无数次遇到解不出来的公式,跑不出来的程序,和理论不一样的实验结果,以及各式各样用尽世间已有知识解释不了的问题。与此同时,周围的很多人在积极谋求转行,而金融和互联网成为了转行的首选。在这样的气氛中,除非是自己心里有明确目标且能塌下心来坐得住的人,否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也难免被舆论影响,盖因心里虽然有目标但目标根本不坚定。此时此刻,我再次陷入迷茫,经常思考两个问题:1. 我为什么要来这里?2. 我将来到底想做什么?

6

时间到了2017年,在社会经历着指数型的科技发展浪潮的过程当中,一种名为勃学的新思潮发展的如火如荼。简而言之,勃学基于失败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失败,我们要对自身的失败有清醒的认识。从外界看来,取得了一定世俗成就的人本应是成功的,这样的失败是不是何不食肉糜呢?但是确实,这种思潮确实反映了一部分通过自我奋斗达到一定高度,所看到的世界却灰暗了许多的人们的认同感,尤其是名校毕业生和中产人士。为什么明明已经得到了很多,它们却带来了无尽的挫败感呢?

这里不谈阶级固化、精英主义等高大上的话题,只想举一个例子。我们的祖辈可能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小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而充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那种小学初中同学,早早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在我本人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些例子是,他们没有离开家乡,在家乡做着一些相对低收入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例如摆摊开店,大部分已经结婚生子,看起来十分快乐,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而我们很多人,从高考的残酷竞争中杀出来进入名校,可能还出国见了更大的世界,或是找到了高收入的工作,可为什么得不到他们的那种快乐呢?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思考,古人提出过人生三境界,如果我们永远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那么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或者说“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的声音,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情,所以也未觉大洋正中有多么安静”。也因此,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符合自己的常识,可以很轻易的通过自己的常识得到快乐。

然而到了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我们见了更大的世界,发现自己的一套体系已经不足以解释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比如苦心孤诣探索学术十几年,主观上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却在客观上收获不了自己想要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认知崩塌陷入对自己的怀疑,不管归因于“错的是我”抑或是“错的是世界”,价值观就会解体重塑。无论是打破幻影还是打破枷锁,这个过程都是十分痛苦的。

然而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很难达到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没有一定经历和成就,这一层是连想都很难想象到的。即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啊,原来你也在这里“,不经历一番”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痛挣扎也是无法实现的。由于我自己远远没有达到这一境界,因此不多赘述。但总之,”你所认为的世界运行的规律“和”世界真实的运行规律“两者之间大部分情况下存在夹角,甚至有时候夹角还是钝角。因此,你不得不不断地调整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而这里面的阻力和惯性,以及调整之后与之前状态的错位,就容易让人怀疑自己所想所做到底对不对。

曾经有两篇阅读量极高的文章,《我上了985 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虽然和勃学并未有联系,但反映的问题却是共通的。有些人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包括”无病呻吟“也罢,”庸俗矫情“也罢,其实仔细想想是站不住脚的,由于痛苦不共通,这就像问抑郁症的人为啥要自杀一样缺乏同理心,更何况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怀疑和纠结,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生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进入社会见到更大的世界,必然面临着自我和世界的冲突,而处在冲突当中的个人,很容易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放大,陷入痛苦,就像小时候辛苦搭好的积木倒塌之后仿佛失去了全世界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倒是觉得同为年轻人的自己和这里面提到的主人公有一定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过话说回来,该类文章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学区房值钱(个人奋斗几十年都不一定买得起)”和“学历不值钱(名校毕业生的世俗成就达不到内心期望)”之间的矛盾。所以,这个错位背后,是哪里错了呢?(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明白)。

7

人生总有想不明白的哲学问题,就像科研也永远不能一路顺风一样。2017年发生过太多的事情,以至于刚脱胎换骨一遍的三观又被现实撕得粉碎。其间遇到了转博被拒的挫折,认识了硅谷科技界上百的IT工作者,回国看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经历了对自己价值的彻底怀疑,人际关系的全面崩溃,甚至无数次夜不能寐在凌晨四点的帕罗奥图的天空下失声痛哭。

然而,冥冥之中总有个声音对我说:

你得到今天的这一切,本来就是运气眷顾,你还想要什么呢?”

对啊,能走到今天,我所拥有的东西本来就不是和自己的能力匹配的,你是不是太贪得无厌了?

“将寄托于花朵的思念用言语来表达出来,我丝毫不想伤害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聆听者的话,你就可以放任自己为所欲为吗?

然而,然而,你却把打算摘给别人的花留下,然后看到他的时候,却为了能得到赞扬把花送给他。

能找到这么漂亮的花,我是个好孩子吧。我来告诉你怎样去摘这朵花吧!

像这样假装亲切,好好炫耀一番。 以花为借口亲近他,伪君子。”

——《School Days》 清浦刹那

我真的问心无愧吗?

我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扭曲成了现在这个鬼样子?你看重的东西真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吗?

是不是一开始一切都错了呢?

为什么在给别人建议的时候从未失手,到自己身上就撞南墙撞得头破血流了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201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在无尽的挣扎当中,整个冬天不仅科研没有进展,甚至什么都没干,极端的时候甚至想用安眠药一了百了。(题外话:我知道很多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在这种时候,请一定一定去找自己信得过的人倾诉,或者去找专业的人员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如果没有,我本人愿意做一个倾听者,也承诺保密所了解到的一切信息,毕竟我曾经在这样的痛苦中挣扎过。这种情况的人,我彻夜长谈过的,至少有三个,他们现在都已走出了内心的阴影,重获了生活的快乐。)

人们对于坏消息的第六感往往是非常准确的,尤其是在人生境遇处在低谷的时候。当转博被拒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一厢情愿的事情可能就要到头了。于是我通过各种途径联系了外校的部分教授,硬着头皮再次投了一次博士申请,但是越来越觉得我想要的东西和我正在做的事情已经完全南辕北辙了。

2017年12月,由于对人生的怀疑和对现实的弃疗,我时常和各种人聊天,谈论各种各样的迷茫及困苦。与三十五岁恋爱都没谈过的博后促膝长谈,也与四十几岁孤身一人漂泊美国的研究员对月举杯。这就是我曾经想做的事情的B面,可是如果换成我,我愿意去赌这一个未知的未来吗?扪心自问,答案是否定的。

“差一点骗了自己骗了你

爱与被爱不一定成正比

我知道被疼是一种运气

但我无法完全交出自己”

——《可惜不是你》 梁静茹

所以,你确定自己不是叶公好龙吗?

这条路上所需要的努力(1分)、热情(3分)、运气(6分),你一个也没有。

你的初心可能没错,但是你所做的所想的,和你所追求的东西,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这场持续三年的梦境,是时候该落幕了。

转过头来2018年到了,雨神似乎笼罩了湾区,终日不见阳光,让人的心情不由得也变得压抑。但是,梦醒了,是时候该回到原点重新开始了。

留下来读博做不到我不惊讶,联系好的教授放了我鸽子我也不惊讶,反正已经习惯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人又不止一个。然而收到第一个offer的时候我心里却五味杂陈。

一月的寒风中我前所未有的点上了一根烟让自己冷静下来(虽然我这25年来抽过的烟用两只手都能数过来)。烟雾中幻化出无数个平行世界,平行世界A中的我读完博士拿到教职走上人生巅峰令人艳羡,BCD中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读完博士转行拿到了和别人本科毕业一样的工作,EFG……而平行世界XYZ中的自己,一生碌碌不得志,最后变成了MITBBS上的戾气溢出屏幕的精神已经不正常的中年loser。

路是自己选的,将来不管收获的是果,还是锅,也都是自己的。人生没有后悔药,做决策的时候多想想未来,而不要考虑沉没成本。

“在终于释怀的那一刻

找回了久违的快乐”

——《我决定》 梁静茹

自己辛苦追寻的金刚钻终究没有得到,瓷器活也只能另请高明了。

8

2018年3月,我来到洛杉矶参加了一场学术会议,算是亲手给自己的追寻(本专业的)学术成就之路画下一个句号。讲完自己海报的一刻,突然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来不及放下东西,直奔加州理工去拜访几个多年未见的好朋友。此时此刻,我终于彻底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科研和世俗成功两者之间即便不是垂直,夹角也至少有88°”。有人问88°是怎么得来的,我说用量角器量出来的。量出这个角度,我花了三年,而另一些人,甚至是十三年,三十年。饭桌上跟几个博士在读的朋友聊过,发现原来他们这等神人也有世俗的烦恼(虽然这是废话,但我的思维始终没有转过这个弯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都是普通人,为什么要互相比较一些有的没的来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烦恼呢?求仁得仁,想要什么,就冲着那个方向放手一搏吧。

于是在几个月的刷题和几年来积累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能力和项目经历的基础上,3月下旬的某一天我一夜之间通过各路朋友的内推向国内互联网公司投了五十份简历。虽然自己这几年来学术上不敢说有所收获,但是人脉和软实力上所积累的一切是我至今不悔留美三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自己的知识体系必然不系统,但是我个人觉得自己的水平和科班CS大三大四的水平还是比较相当的(除了没有相关科研及实习经历以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终究亡羊补牢也没晚多少。由于名校牌子的加成,整个求职过程还算顺利,连轴面试将近一个月,国内最后拿到4个offer,美国这边也投了几个小公司并都走到了最后一面,由于国内的offer到了,加之我个人在这里实在是过得不快乐,所以就没再继续面下去。本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原则,选完城市,再选公司,兜兜转转回到了最熟悉的五道口,加入一家蒸蒸日上的创业公司。(题外话:在五道口的前辈和友人们欢迎到时找我约饭。)

由于我实力有限加上并非走的正常校招流程,具体的求职细节就不在这里讲了,以防班门弄斧。如果同为转专业且对这个过程有兴趣将来可以私聊。当然不得不承认,由于求职始于匆忙,中间各种问题也出过不少,还出过一个差点没法毕业的乌龙,不过最终的结果还算不错,经过了几年的尝试,用了无数次排除法,在此刻虽然我也不敢说自己一定喜欢做什么,但是有把握说自己不喜欢做什么。这就像一个深度优先搜索一样,撞了南墙再回头,虽然有时候走了不少冤枉路撞了不少南墙,比别人晚到了目的地,可是看到的东西也更多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高中多搞一门竞赛会怎样,大学选择一个不同的专业会怎样,研究生期间年年暑假出去实习会怎样,再仔细一想,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从最终结果看起来也不过是小的得失而已。有些事情放在当时看,重要吗?的确重要。可是从更长远的时间看来,什么都不是。如同幼儿园丢了个小红花,中学错过了喜欢的人,高考失利,求职遇挫,每个人都会对此做出应激反应,可是几年之后回首,也不过是饭桌上的一件谈资而已。

在上篇《老实人的归国与失身》中我曾经提到,求职过程中受到高中同学的内推,文中提到的高中同学本科位于家乡普通一本,通过考研来到了北京,积累了无数的实习经历最终在另一家独角兽企业独当一面。文中结尾提到的“明明是我先来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本来是一个出自《白色相簿2》的梗,招致了一些不懂背景的人的误会。什么叫做线性思维/学生思维?这就是。早起的人不一定能赶上集,生活本来也没有先来后到。更何况别人在另一些方面比自己先来,比如工业界经验,比如对社会的认知,这都是象牙塔本身所给不了自己的。该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可能也是幸存者偏差的产物。

前段时间和朋友讨论,说到了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所做的努力和承受的痛苦。从高考大省杀出来固然需要拼命,但从考研大省逆袭何尝不需要努力,而且艰苦程度也是非亲历者不能想象。我们能看到的例子是通过个人奋斗逆袭走上人生巅峰的人们,可是在这背后的B面,多少人在这一过程中折戟撞墙,最终成为了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又如何去表达出来呢?

什么是幸存者偏差?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的作文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18年6月,在即将离开美国的时候,我与科研大佬聊过他们申请教职当中的悲与喜,与硅谷科技从业者谈到科技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现在的牛人本科生讨论他们的梦想,与00后一代学习他们的价值体系和处世方式,也与在国内的本科同学们交流不同行业的求职经历,以及当前日新月异的一线城市。曾经的自己只顾脚下的一条路,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到头来路越走越窄以至于痛撞南墙。而抬起头来,发现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生活的跑道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得多。而这个时代恰恰也是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就看谁能把握住这里面的机会。

“回想起历往云烟终于让我全都看透

闭着眼低头走过那份温柔”

——《涙の理由》 栗林美奈实

总之,运气眷顾,在一个新的领域,我在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金刚钻的情况下又接下了瓷器活。可如今最大的不同就是,即便没有金刚钻,我也知道如何去获得它。即便无法获得,我也知道如何打磨现有的资源使之无限接近真正的金刚钻。几年的摸索告诉了我这样的方法论,也算是不虚此行了。感谢一路上遇到的前辈和同辈,感谢他们给我的指引和人生经验,感谢遇到的挫折使我想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感谢命运待我还算不薄。路还很长,所以更要心无旁骛望着远方。

最后放一张图,描述在这么多年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的这个愿望的强烈程度是如何变化的。虽然走到现在,这条路上的追寻暂时鸣金收兵了,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也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开始了另一条路上新的追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时光飞逝,我自己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清华四年经历告诉了我自己的能力是有局限的,而美国三年经历告诉了我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虽然初心只是自己幼稚时候的一厢情愿,但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变的,甚至在半年之前我都没有料到今天是这样的结局,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而未知的未来可能信息量更大。有时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一路以来享受了最好的教育资源,可是有没有做出相符的成绩和贡献呢?如果没有的话,我从中积累了什么优势呢?眼界,人脉,还是对更大的世界的认知,对自己较为全面的评价?

如果限制我们的成就的是外在因素,很多时候我们只会惋惜命运待人不公。就如同如果基础教育能够普及,广袤的非洲能走出多少科学家?可是这里面无数的聪明人就因为食不果腹而终其一生无法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我自己,出身明明优于90%的同辈人,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不缺天时地利人和,想要找到贵人相助也不难,在人生的重要选择关口也不乏运气垂青,理应有着更大的使命,为这个世界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然而,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偏离了预想的轨道,现实情况和自我期待出现错位,明明自己能力达不到却不得不去努力争取,明明追寻的东西就在眼前看似唾手可得但就是得不到,那种失落和不甘心,如同差一点爬到高峰又狠狠摔下,带来的痛苦就要比在平地上跌倒要强烈得多。

我的经历和反思讲完了,在最后,我觉得有必要给出一些简单的结论:

(0)选择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而信息的通畅是做出明智选择的保证。将获取信息的能力从1提到2,边际效应要远远胜过努力程度由9提到10。

(1)对于名校同学,有时候我们自身带着一种骄傲,但在校内评价体系下受到的打击会令我们自卑,两者叠加在一起会让我们很难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然而,既然享受着资源优势,而且终究都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即便是立志从事科研工作也不能免除与更大的世界打交道),不如早点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在找到自己价值所在的同时,提前排除错误选项或者选定正确选项,不至于到最后赢在了成绩却输在了社会经验。

(2)对于非名校同学,高考、毕业学校这些东西和将来的成绩的相关度是很弱的,通过主动获取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无头苍蝇一般的无效努力,进而比名校学生优秀的也大有人在。没有那种小心翼翼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反而更大胆去试错和总结经验,这些都不是从书本上能够学到的。

(e)(e=2.718281828) 综上所述,高考考的如何和去什么学校读书真的没那么重要,在需要努力的时候尽力而为,但永远记得仅仅是努力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打怪升级获得的奖励,从来都不是和打怪的难度成正比。

(3)老实人们会习惯性认为,努力读书、努力工作等等才是能力,然而,真相却是,“不老实”可能是一种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能力。

(π)(π=3.141592654) 因此,老实,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