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low

第一次听说心流(flow)这个概念还是在Tal的Positive Psychology课里,回想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经历心流的时段屈指可数,最接近的或许是高中时全身心地投入运动的时候吧。

后来就经常性地提不起兴趣,也没有太多欲望,每天谈不上不开心,更谈不上开心,所有事情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尤其在工作以后,每天就像一台上好发条的机器,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也越来越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总是在不停切换、四分五裂。

这种状态很不正常。首先它不是抑郁,因为内心并不厌世,也并不觉得活着是一种折磨,甚至还抱有希望。另外它不是躺平,因为还有能量,还有一股劲想做好一些事。最后它也并不是孤独,因为每天都有与亲人朋友交流。

组织心理学家Adam Grant将这种状态叫做颓靡(languishing),一种空虚、停滞、无趣的感觉,每天都在浑浑噩噩地度日,没有什么期待,完全丧失兴趣,看着自己的人生笼罩于层层迷雾(When you're languishing, it just feels like you're muddling through your days, looking at your life through a foggy windshield)。

有研究表明,颓靡会扰乱人的专注力,消磨耐心和意志,减弱驱动力,使人的快乐变得黯淡,也是导致抑郁症的风险因素之一。想想看,对所有事都丧失了兴趣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种颓靡的状态呢?当某件事刚发生在人身上不久,人们可能会欣喜、恐惧,这种情绪的巨大波动持续不了太长时间。很快地,这种短暂的情绪让位给长期的颓靡:长期处于某种环境,每天重复的工作和生活(Groundhog Day),看不到尽头,会让人觉得世界停滞了,逐渐变得麻木。另外,由于很长时间没有那种心流的感觉,久而久之,也很难发现生活中值得开心的事情。

因此,摆脱这种颓靡状态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不停寻找新鲜事或盼望大事降临,寻找自己的心流。盼望大事发生要看天吃饭,不停寻找新鲜感会使得刺激的阈值越来越高,并且情绪的回落会越来越快,可能导致隔三岔五就要刺激一下,并非长久之计。

如果能找到心流,并且周期性地长期体验那种感觉,就有可能帮助我们摆脱颓靡。心流这个概念是由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是一种全身心投入某种活动的状态,一种置身于某个区域里的感觉。这种活动可能是cooking,running或者gardening,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忘记时间流逝,甚至忘记自己的存在(lose track of time and might even lose track your sense of self)。

心流可以来源于虚拟活动或者现实世界。比如沉浸式刷剧或玩游戏,它可以让人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沉浸于另外的故事中。虚拟世界的问题在于:我们只是被动的单方面投入,游戏角色并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所以这些只能帮助我们短暂地逃离颓靡而非治愈它,我们真正的现实世界会与剧情产生割裂感。

更高级的心流来自于主动参与真实的世界。Adam认为顶级的心流需要三个条件:掌控力(mastery),正念(mindfulness),重要性(mattering)。

心理学家发现:给我们日常带来动力和快乐最重要的因素是一种进步感(a sense of progress)。我们平时总是过多地关注今天以及未来还未完成的事,却较少关注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工作当中被KPI绑架时。其实掌控力并不一定来自于大成就,也可以是小进步,例如拼出一块积木、写好一篇博客、做出一盘佳肴等。

这种小进步带来的掌控力也依赖于正念:在一件事情上全神贯注(focus your full attention on a single task)。现代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诱惑变得越来越多,比如工作中,时不时teams就会弹消息、outlook就会弹邮件、各种各样的会议以及同事间的讨论。再比如生活中,短视频不停地切换、不断地新开浏览器窗口、做着这件事心里还在想着那件事。我们每几分钟切换一次自己正在做的事,将时间切成了碎片,原本生命中更有意义的时段被我们撕碎,变成了一些越来越小、无用的碎屑(we take what could be meaningful moments of our lives and shred them into increasingly tiny, useless pieces)。我们长期遭受时间碎片的迫害,如果要寻求心流,就必须建立时间边界,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99%的事情都没有紧急到需要立刻处理,因此需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处理那些琐事,例如在午饭前几分钟再去查看邮件,而将宝贵的连续时间段专注于一件真正重要的事(we need to treat uninterrupted blocks of time as treasures to guard)。

第三个条件是重要性:明确知道你做的事对别人的影响(knowing that you make a difference to other people)。Adam举了一个例子:电话筹款员的日常就是给校友打电话请求捐款,乏味单调。后来,让这些员工随机地去会见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实地去感受自己的工作给学生们带来的变化,他们开始全身心投入一个更有意义的目标,收到的捐款几乎翻了3倍。So think about the people who woule be worse off if your job didn't exist. Those are the people who make your work matter. You need to know their names, their faces and their stories, and you can find flow in projects that benefit them.

Where do you find mastery and mindfulness with the people who matter to you? 我想是时候重新思考日常做的每件小事,当你专注于它的时候能否体会到心流的感觉,那会成为照亮你走出虚无的道路(you can start finding the flow that lights a path out of the void)。

Reference

How to stop languishing and start finding flow - Adam Grant
Flow, the secret to happiness